蜂群会暂时扰乱瓦氏螨的繁殖周期,减少原蜂群中的瓦氏螨数量,从而对瓦氏螨种群产生显著影响。在蜂群繁殖过程中,会出现大约三周的无雏期,使螨虫停止在育雏室中繁殖。此外,部分蠕形螨(成螨)会随蜂群离开,使原蜂群的螨量减少 15-20%。虽然这种自然机制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它并不是控制螨虫的独立解决方案,因为螨虫的侵扰仍会加剧,并导致蜂群损失,尤其是在冬季,当螨虫的降生量超过每天 3 只时。
要点说明:
-
蜂群扰乱瓦氏螨的繁殖
- 蜂群繁殖期间(约 3 周)的无雏期会阻止瓦氏螨在密封的育雏室中繁殖,而瓦氏螨通常在育雏室中繁衍生息。
- 没有了雏,螨虫被迫进入寄生阶段,依附在成蜂身上,从而减缓了种群的增长。
-
通过蜂群离开减少螨虫数量
- 部分蠕形螨(15-20%)会随蜂群离开,从而减少原蜂群中的螨虫数量。
- 这种自然机制能暂时减少部分螨虫,但不能完全消灭螨虫。
-
螨虫数量与蜂群健康之间的关系
- 较高的 Varroa 感染率会增加冬季蜂群的损失,尤其是在 12 月份日落螨量超过 3 只时。
- 螨虫还会传播畸形翅病毒(DWV)等病毒,进一步削弱蜂群。
-
蜂群作为一种控制方法的局限性
- 虽然蜂群法有益,但仅靠蜂群法不足以长期 治疗 .
- 需要采取更多的管理策略(如化学处理、清除蜂群雏虫)来防止再次感染和病毒传播。
-
对养蜂实践的更广泛影响
- 养蜂人可以利用蜂群作为害虫综合治理 (IPM) 方法的一部分,但应密切监测螨虫水平。
- 螨虫计数和补充治疗等积极主动的措施对于在蜂群繁殖季节之后保持蜂群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这些动态,养蜂人可以更好地管理瓦氏螨种群,降低蜂群面临的风险。
汇总表:
方面 | 对 Varroa 螨虫的影响 |
---|---|
无卵期 | 停止繁殖约 3 周,迫使螨虫进入蜕皮期。 |
蜂群离开 | 15-20% 的噬螨会随蜂群离开,暂时减少蜂群虫害。 |
冬季蜂群损失 | 12 月份螨虫降幅大于 3/天与冬季损失较高有关。 |
病毒传播 | 螨虫传播 DWV 等病毒,削弱蜜蜂的健康。 |
蜂群的局限性 | 不是独立的解决方案;需要综合害虫管理 (IPM)。 |
需要帮助管理您养蜂场中的瓦氏螨吗? 今天就联系 HONESTBEE 获取专家建议和批发养蜂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