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蜂蜜会大大改变蜂蜜的特性,尤其是当温度超过一定限度时。虽然加热蜂蜜通常是为了改善其流动性或防止结晶,但超过 45-50°C 的温度会破坏蜂蜜中有益的细菌、酶和抗氧化剂,从而影响蜂蜜的健康。例如,转化酶(一种消化复合糖的重要酶)在 104°F (40°C)的温度下会被破坏。此外,将蜂蜜加热到35°C(95°F)以上,蜂蜜的质量就会开始下降。尽管有这些变化,但如果没有经过巴氏杀菌或大量过滤,加热过的蜂蜜仍然可以被认为是 "原蜜"。但是,蜂蜜中有益成分的损失意味着它可能不再具有与未经加热的原蜜相同的营养价值。
要点说明:
-
蜂蜜降解的温度阈值:
- 将蜂蜜加热到 45-50°C (113-122°F)以上,就会开始破坏蜂蜜的有益成分,包括细菌、酶和抗氧化剂。
- 在 35°C (95°F) 的温度下,蜂蜜开始降解,而在 40°C (104°F) 的温度下,蜂蜜中的转化酶(一种重要的糖消化酶)会被破坏。
-
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 酶和抗氧化剂的破坏会降低蜂蜜的保健功效,如抗菌和消化功能。
- 如果没有经过巴氏杀菌或大量过滤,加热后的蜂蜜仍然可以被认为是 "生蜂蜜",但其营养成分会受到影响。
-
加热蜂蜜的实际注意事项:
- 浓稠或结晶的蜂蜜可能需要加热来提高流动性,但过度加热会堵塞筛网,降低蜂蜜质量。
- 某些类型的蜂蜜,如来自特定植物的蜂蜜,很快就会颗粒化,可能需要立即提取以防止堵塞。
-
定义Honey:
- 原蜜通常未经加热、过滤,保留了天然酶和营养成分。
- 虽然加热过的蜂蜜如果没有经过巴氏杀菌处理,仍然可以标注为 "原蜜",但由于蜂蜜中有益成分的流失,它并不能像真正的原蜜那样为健康带来益处。
-
蜂蜜的储存和处理:
- 正确存放在 蜂蜜桶 或密闭容器,有助于保持蜂蜜的品质,而无需过度加热。
- 在提取和储存过程中避免高温,可以确保蜂蜜保留其天然酶和抗氧化剂。
总之,虽然加热后的蜂蜜仍然可以被归类为 "生蜂蜜",但是它的营养价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为了保持蜂蜜的有益特性,必须避免过度加热,并妥善保存。
汇总表:
方面 | 详细信息 |
---|---|
温度阈值 | - 高于 45-50°C (113-122°F):破坏有益细菌、酶和抗氧化剂。 |
- 在 35°C (95°F) 温度下质量开始下降。华氏 104 度(摄氏 40 度)时:破坏转化酶 | |
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 - 酶和抗氧化剂的损失会减少对健康的益处。 |
- 如果没有经过巴氏杀菌或大量过滤,加热后的蜂蜜仍然可以标为 "生蜂蜜"。 | |
实际考虑 | - 加热可提高流动性,但过度加热会降低质量并堵塞筛网。 |
原蜜的定义 | - 原蜜未经加热、过滤,保留了天然酶和营养成分。 |
储存和处理 | - 存放在蜂蜜桶或密闭容器中,避免过度加热。 |
了解如何保存蜂蜜的天然益处 今天就联系我们 获取专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