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第二阶段螨害主要通过工蜂或无人蜂上出现的噬螨来识别。虽然这并不会自动表明蜂群受到严重侵袭,但它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视觉线索,启动对变异螨病的密切监测。关键的一点是,在这一阶段发现螨虫需要进行积极评估,而不是立即报警,因为早期检测可以防止蜂群崩溃。
要点详解:
-
作为主要指标的幻螨
- 定义:噬螨是指在成蜂(工蜂或无人蜂)分散阶段附着在其身上的螨虫。
- 视觉确认:这些螨虫肉眼可见,通常表现为蜜蜂胸部或腹部的红褐色小点。
- 局限性:单凭它们的出现并不能确定蜂群已被完全侵染,但预示着需要进行进一步评估。
-
第 2 阶段与其他阶段的区别
- 第 1 阶段(早期):螨虫主要隐藏在育雏室中,因此在不揭开育雏室盖的情况下很难目测到螨虫。
- 第 2 阶段(中期):螨虫过渡到寄生行为,在成蜂体外可见。
- 第 3 阶段(高级):症状包括翅膀畸形、蜜蜂衰弱、螨虫数量增多,表明损害严重。
-
监测建议
- 监测频率:在活跃季节定期检查蜂巢(每 2-3 周一次)。
-
方法:
- 糖卷或酒精清洗:量化每 100 只蜜蜂的螨虫数量。
- 粘板:跟踪 24-48 小时内螨虫的自然下降情况。
- 阈值:夏季每 100 隻蜜蜂有 >3 隻蟎,或秋冬季每 100 隻蜜蜂有 >1 隻蟎,就需要治療。
-
为什么要及早行动
- 蜂群影响:第 2 阶段如不治疗,可能会发展为雏寄生、病毒传播(如畸形翅病毒),最终导致蜂群崩溃。
- 经济成本:延迟应对可能会失去对蜂蜜生产和作物授粉至关重要的授粉昆虫。
-
应避免的常见错误
- 过度依赖视觉效果:如果许多螨虫仍在育雏室中,则幻影螨可能无法反映全部虫害情况。
- 延迟检测:假定 "几只螨虫无害 "会使螨虫数量呈指数增长。
通过早期识别第二阶段的迹象,养蜂人可以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有机酸、杀螨剂)和蜂巢管理策略,以保障蜂群健康。这种警惕性符合平衡螨虫控制和蜜蜂福利的可持续做法。
总表:
关键方面 | 详情 |
---|---|
主要指标 | 成蜂胸部/腹部的螨虫(红褐色小点)。 |
区别 | 第 2 阶段:蜜蜂身上可见螨虫;第 1 阶段:隐藏在蜂巢中;第 3 阶段:严重症状(如翅膀变形)。 |
监测方法 | 糖卷/酒精清洗、粘板、定期检查(每 2-3 周一次)。 |
行动阈值 | >3螨/100只蜜蜂(夏季),>1螨(秋季/冬季)。 |
不采取行动的风险 | 雏寄生、病毒传播、蜂群崩溃。 |
保护您的养蜂场免受螨虫危害 联系 HONESTBEE 获取专家推荐的养蜂用品,以及为商业养蜂人和经销商量身定制的批发设备。